400-880-2480 股票代码:002932
中文版 English
行业新闻
Industry news
5专家谈院内POCT管理: 优化质控、加速网络化
发布时间:2016-08-17   点击:

 

随着全社会对医疗的投入不断加大,从医药、检验、到医疗器械,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迅猛的发展,床旁检测(Point of Care Testing,POCT)以其便捷、易操作等特点,在危重病急救患者的快速诊断、动态监测和治疗效果评估等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如何有效利用 POCT 快速、准确鉴别高危患者,抓住最佳诊疗时机,是目前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日前,在[POCT  质控管理交流沙龙]上,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何斌、广东省人民医院设备材料科科长邹明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急诊重症医学部主任张卫星、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兼大内科主任王伟以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主任刘敏等专家就目前 POCT 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并分享了各自医院在 POCT 管理方面的经验心得,旨在进一步推动 POCT 规范化管理,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高效的临床诊疗服务。
 
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何斌指出:
 
临床对 POCT 的需求非常迫切。相对检验科的送检,『即时』的 POCT 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这对急需快速诊断的危重病急救患者而言,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通过加强院内 POCT 质控水平、完善管理系统流程,不仅能缓解医患矛盾的压力,还能帮助克服医院管理及发展的瓶颈。
 
POCT 高速发展 临床应用面临诸多问题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急诊重症医学部主任张卫星表示:
 
急诊和重症监护室(ICU)是最需要 POCT 的科室: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简单的检测、对最严重的症状、做最准确的判断、给予最可能有效的处理。在灾难现场、急救车、直升飞机上都需要配置心肌标志物、血糖仪、电解质、血气等 POCT 设备,以保证急危重患者在到达医院前即可明确诊断,甚至指导早期治疗。
 
《上海市急诊、ICU 质量建设标准》要求医院必须配备 POCT:作为抢救患者的必测项目,血气检测要求 3 分钟内出具结果;肌钙蛋白、心型利钠肽 15 分钟出结果;CK-MB 以及 D-二聚体 10 分钟出结果。另外,中国胸痛中心认证要求建立床旁快速检验手段,首次医疗接触后 20 分钟内完成肌钙蛋白的快速检测。
 
张卫星主任指出:
 
近几年来,POCT 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高速发展的过程。而在起步较晚的医院,POCT 处于无人管理、没有体系的状态。有些科室尽管申请到血气机、心标仪等设备,但却面临检测结果检验科不认、操作人员没有检验资质等问题,容易造成医患矛盾。
 
目前很多医院都面临 POCT 发展瓶颈的问题,质控意识不强,主要体现在仪器、耗材管理、质量控制管理、规范化报告及电子病历、报告发放资质、操作者的规范性及培训、以及与检验科报告的一致性等方面。
 
将 POCT 纳入医院整体质量管理体系
 
如何把 POCT 纳入医院整体质量管理体系,提高 POCT 的准确性,有效控制医院全面质量体系,成为业界人士关注的焦点。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中明确要求所有 POCT 项目均应开展室内质控,并参加室间质评。定期对 POCT 结果进行对比,包括大型仪器检测结果与 POCT 点之间的对比,并明确对比的允许偏倚;对超出允许范围的应及时进行校准和纠正,并要求有工作记录。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大内科主任王伟介绍道:
 
2015 年我院正式发布 POCT 管理制度文件,以进一步规范并提升 POCT 管理水平,由院长牵头,在院内成立 POCT 管理委员会,抓住『人员、仪器、质量、流程』四大管理核心目标。
 
POCT 管理委员会联合医务、信息、临床、护理、质控、检验科等人员,倡导跨科室团队合作、资源共用,促进院内资源合理配置,规范人员培训与资质认证,加强考核;规范 POCT 仪器申请使用流程,配备高品质的检验设备,进行科学的耗材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规范质控异常处理机制;制定全院一致的标准操作流程(SOP),加强监管;规范检测报告:检测结果导入信息系统,直接出具电子病历。
 
血糖 POCT 网络化管理:院内血糖监测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各级医院的检验设备中,以血糖检测为例的床旁检测发展尤为蓬勃。面对日益庞大的糖尿病患者群体、血糖检测频率高而手工录入效率低、工作量大、过程繁琐、质控管理难等问题。
 
广东省人民医院设备材料科科长邹明华表示:
 
借用卫生经济学对 POCT 及常规检验科模式进行分析比较,对血糖、心肌标志物、血气等指标进行考量,POCT 可以加快急危重症鉴别诊断的速度,帮助医生及时制订最有效的治疗方案,降低住院天数/死亡等事件的发生率,是极具成本效应的检测模式。
 
因为医疗行业对 POCT 的巨大需求,POCT 检测的仪器及品牌也在近年间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进口品牌与国产品牌并存,良莠不齐。以血糖仪为例,尽管 2010 年卫生部《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明确要求:同一医疗单元原则上应当选用同一型号的血糖仪,避免不同血糖仪带来的检测结果偏差。
 
但是,在同一家医院内,血糖仪品牌基本上还是百花齐放,数据准确性及质控频率、培训力度等都参差不齐。由此带来的 POCT 管理难以规范,确实给医院,特别是检验科和设备管理部门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为实现积极主动的 POCT 管理,各科室之间应切实加强沟通,积极宣传 POCT 网络化管理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完善对室内质控与人员培训的监督,选择优质的检测设备以最大化发挥 POCT 的价值,大大助力提升医院的整体临床诊疗水平。
 
在国外,越来越多的大医院启用血糖 POCT 联网管理系统,不仅解放大量的人力工作压力,全面避免手工操作错误,更提升了血糖检测的整体效率和诊疗效果。数据显示,美国各大医院在院内进行血糖联网管理后,院内致死率下降 36%,住院时间平均减少 2.7 天,住院费用减少 3,900 美元。
 
2010 年卫生部发布的《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中明确指出:建立健全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医疗机构应编写本机构血糖仪管理规程并认真执行;定期组织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建立血糖仪检测质量保证体系,包括完善的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体系。
 
对此,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主任刘敏分享了其开展血糖管理的实践经验:
 
将室内、室间质控和人员培训作为最重要的两个环节,着力加强「人员培训、管理权限、作业流程、报告文书」规范化管理。在行政部门的统一管理下,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将 POCT 纳入医院质控管理体系,统一制定操作手册和管理手册,每季度进行质控大检查,每半年进行操作人员培训,每一台机器都要求有质控记录、测试时间及仪器校准、耗材批号等。未通过比对的科室会要求进行整改,涉及的设备也会禁止使用。
 
通过质控体系的严格要求,医院血糖仪的比对通过率很快提升到了 91.2%。除了圆满完成一年两次血糖仪和血气分析仪对比工作,2016 年还将把所有 POCT 项目纳入院内质控。
 
沙龙讨论环节非常热烈,与会专家对理想的 POCT 管理达成了一致的看法:通过云端数据和完善的网络化管理,加强 POCT 设备质控,能够更好地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简化报告及数据传输工作以避免错误发生,增强检测数据的可溯源性,帮助医院节约大量人力成本,提升管理效率;通过 POCT 网络化管理系统,连接院内医院检验信息系统(LIS)与医院医疗信息系统(HIS),使电子病历达到信息共享;以及规范操作人员培训与资质认证管理,是最终形成理想的 POCT 院内流程并实现真正的 POCT 网络化管理的关键。